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Day 122: 留白

對於1, 3, 8, 9, 10 這個數列, 香港人一定不會陌生, 最少有種似曾相識(Déjà vu)的感覺. 其實這個數列代表了香港的颱風級別, 獨特的排序方式更象徵了香港測候的發展歷史, 相信大部份港人都不曾考究, take it for granted 就算了.

颱風(熱帶氣旋)的信號系統本來並非為數字, 而是以圖型和聲響來表達, 例如8號風球的圓錐就是昔日的符號, 並會用鳴炮來以示警告. 這類方法一直使用, 當中也有輕微的變化, 不過真正的改革要待到1971年, 開始以數字識別. 早期的信號分為7級, 從最低的1號戒備信號(800公里範圍) 到7號的最強級別(相當現時的10號), 而有趣的是2至5號代表著相同的風力(烈風級別), 分別在於表示四個不同的方向(西北, 西南, 東北, 東南), 成為現在不同向性的8號風球的濫觴. 到30年代, 2至7號風球又被改為5至10號, 再加入了新的級別, 包括代表著不同風向的強風信號2,3號波, 以及接近但非吹向香港的4號波, 明顯4號波這個氣旋信號有點多餘, 所以最早被取消使用, 2,3號也在1935年遭受到同樣的命運, 直到1956年才把3號恢復, 不過就再沒有細分風向了. 而由於用5至8號來表示向性而非強度的風勢容易使人誤會記錯, 在1973年終於統一一律稱為8號, 風向以註腳方式表示, 這個系統一直沿用時至今日. 所以颱風的編號並非刻意從缺,相反這些留白恰巧地成為一份禮物, 留給有心駐足細察的過路人,在有意無意之間, 把歷史的秘密娓娓道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