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9日 星期日

Day 67: 盆菜

上星期參加了元朗越野賽, 可以說是本年度暫時最開心的賽事, 原因是除了可以和一班好朋友跑步外, 最重要是賽事特別的獎品, 讓我們有機會品嚐正宗的圍村盆菜了.

盆菜是香港特有的食物, 而且是來自圍村的傳統, 若要溯源, 就是因為宋帝昺和陸秀夫等人在南宋末年避難經過現今錦田一帶, 村民大肆款待卻由於沒有足夠器皿, 所以以大木盆盛載菜餚而得盆菜之名, 其實想到底並不是很光彩的歷史. 不過這個傳統一直流傳, 也不斷改良, 今天的盆菜已發展到在快餐點出售, 內容跟圍村的有很大出入, 例如大家樂的中秋盆菜, 就放有炸魚旦乳鴿等, 完全失去了地道的風采, 很多餐廳推出的盆菜也為了謀利, 在盆底置放大量的蔬菜. 其實真正的盆菜, 應以大鐵鑊和柴火煮食, 基本內容包括豬肉, 門鱔乾, 蘿蔔, 枝竹, 魷魚, 豬皮, 冬菇, 雞, 蠔豉等, 不同圍村也有自己的變化, 但當然不是炸魚旦乳鴿之類, 當中炆豬肉是盆菜精髓, 做法是把五花腩排切粒飛水, 再以小量油爆香門鱔乾, 放肉後加玫瑰露, 蒜子, 果皮, 鹽糖, 老抽, 蠔油, 炒至均勻時再加南乳, 控制火候半炆半炒, 直到腩肉軟身完全入味才算完成, 十分花費工夫, 所以一般盆菜宴在天亮雞啼以前就要預備, 而且只有圍村才有足夠地方擺放廚具, 一般餐廳的盆菜就算把菜式模仿至十足, 鑊氣也難以媲美.

至於圍村, 一般人都認為是香港的特有建築, 其實在廣州一帶也有出現, 是明朝時期廣南沿海居民為抵禦倭寇在房屋四邊加建圍牆的村落, 時至今日, 除了作為居住用途外, 也成為了寶貴的歷史地標, 村內的設計毫無保留地反映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變遷, 假若大家在週末空閒時, 不妨考慮相約三五知己到實地參觀考察, 或者作為單車一日遊的停駐景點, 也是不錯的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